空气污染物对合肥市心律失常患者住院风险影响的时间序列研究

目的 探讨合肥市空气污染物暴露对心律失常每日住院人数的影响,为制定适当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20年期间合肥市每日日平均温度、日平均湿度等气象数据,空气污染物数据和心律失常患者住院人数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2015—2020年合肥市空气污染物对人群发病住院人数的累积效应和滞后效应,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在控制长期趋势和混杂因素后,本研究显示,PM_(2.5)、PM_(10)、NO_2和CO对心律失常发病住院人数均有影响;在分组中,PM_(2.5)、PM_(10R428使用方法)和CO对女性患者、年龄<65岁患者住院人数有影响,且均存在滞后效应,NO_2对男性患者住院人数有影响且存在滞后性。PM_(10)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心律失常住院人数的影响在当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效应值最大(RR=1.0Z-IETD-FMK21,95%CI:1.004~1.038);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心律失常住院人数的影响累积至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累积效应值达最大(RR=1.025,95%CI:1.011~1.041);NO_2和CO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心律失常住院人数的影响均累积至第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累积效应值达最大(RR=1.111,95%CI:1.010~1.223;RR=1.248,95%CI:1.065~1.462);SO_2和Opre-formed fibrils_3对心律失常住院人数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合肥市空气污染物(PM_(2.5)、PM_(10)、NO_2、CO)浓度升高可导致居民心律失常发病住院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