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源屎肠球菌生物学特性分析及电转化条件的优化

为了获得屎肠球菌基因工程菌株,试验首先用选择性培养基对猪新鲜粪便中的屎肠球菌进行分离鉴定,然后对屎肠球菌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药敏试验、耐受试验及抑菌效果检验,针对该分离株进行电转化条件(甘氨酸添加量、培养时间、洗涤缓冲液、质粒大小、质粒质量浓度、电压、复苏时间、电转杯规格)的优化,并采用PCR方法对转化菌株进行验证,最后分析培养基中的氯霉素和葡萄糖对转化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猪新鲜粪便中分离到1株屎肠球菌,该分离株不含有毒力基因Asa1、cylA、efaA、esp、gelE和hyl,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头孢噻吩、青霉素G)、四环素类抗生素(米诺环素)和氯霉素类抗生素(氯霉素)敏感,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耐药;在25℃生理盐水中静置培养12.5 h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变化(P>0.05),50℃以下水温下静置15 min存活率接近100%,对强酸和胆盐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Dibutyryl-cAMP核磁氏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将该分离株作为感受态细胞进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制备过程中培养MDV3100价格基中甘氨酸添加量为2 g/mL、培养时间为16 h、用洗涤缓冲液Ⅴ(300 g PEG1000与700 mL超纯水的混合溶液)进行洗涤可获得较高的转化效率,电转化过程中质粒pAM4010k、质粒质量浓度为0.878 g/L、电压为1 400 V、复苏时间为120 min、用1 mm电转杯可获得较高的转化效率。经PCR验证,该分离株可成功导入目的质粒。培养基中是否含有氯霉素对转化菌株生长没有明显影响,含葡萄糖对转化菌株的生长具Physiology based biokinetic model有促进作用。说明本试验分离到的屎肠球菌是1株潜在的益生菌,具有开发为基因工程菌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