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杞黄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槐杞黄颗粒与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自贡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哮喘12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2喷/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槐杞黄颗粒,1袋/次,2次/d。两组治疗28 d。对比两组疗效情况,比较两组儿童呼吸困难评分(PRAM)、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PLX-4720采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药物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28 d后,治疗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RAM评分显著降低,而ACT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PRAM评分较低,ACT评分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Eotaxin、MCP-1显著降低,而IFN-γ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Eotaxin、MCP-1水平均较低,IFN-γ水平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LTB4、IL-4、TNF-α、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治Supervivencia libre de enfermedad疗组患者LTB4、IL-4、TNF-α、IL-17水平均较低(PBI 10773供应商<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免疫相关因子及炎性因子,且药物安全,值得借鉴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