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在国内广泛开展心脏康复训练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武汉市某医院心内科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200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始实验前收集两组患者Erdafitinib生产商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等),分别对两组进行心脏康复治疗和传统治疗。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后三个月的心脏超声结果,收集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的心肺运动试验结果,并将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对比。运用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心脏超声结果,提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试验组予以心脏康复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分别行心肺运动试验,发现两个时间点实验组的无氧阈摄氧量及无氧阈代谢当量都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efitinib-based PROTAC 3<0.05)。对比实验组出院1个月和出院3个月的心肺运动试验的结果,发现3个月后实验组的无氧阈代谢当量和无氧阈摄氧量均高于1个月后实验组的无氧阈代谢当量和无氧阈摄氧量,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出院后1个月,比较1个月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现实验组发生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1.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治疗,相较于一般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的患者能起到抑制心肌重构和提高心室射血能力的作用。2.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治疗,可以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有氧运动能力3.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坚持心脏康复治疗时间越长,对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能力提高的效果越明显,所以应该鼓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长期坚持心脏康复治疗,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心脏康复运动。4.心脏康复不仅可以提升心功能和运动耐力,同时还可以减少急性心肌pathological biomarkers梗死患者术后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改善术后的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