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一例MN1 C-末端截短(telephone-mediated careMN1 C-terminal truncation,MCTT)综合征先证者核心家系进行病史采集和基因测序,对先证者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并进行临床治疗。对其新发MN1基因突变进行功能分析,在分子生物学水平进一步验证MN1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影响,为MCTT综合征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取一例MCTT综合征患者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外周静脉Torin 1血,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和Sanger测序,选取32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中国人作为对照,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Sanger测序。收集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个性化扇形扩弓器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通过口内评估,头影测量分析和多导睡眠监测以及先证者的全身状况对疗效进行评价。通过Alphafold对突变MN1蛋白进行蛋白结构预测。构建突变和野生型MN1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MN1、PBX1、ZBTB24的表达水平。结果:先证者存在典型的MCTT综合征临床症状,且携带新发MN1突变(3760C>T,Q1254*)。对先证者进行两年的正畸和呼吸科联合治疗后,先证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蛋白结构预测显示此MN1新发突变使MN1蛋白发生末端截短。HEK293T细胞转染MN1突变型和野生型质粒后,RT-PCR结果显示,MN1和PBX1的m RNA表达上调,且转染突变型MN1后表达上调更明显。转染MN1突变型质粒后,ZBTB24的m RNA表达上调,转染野生型质粒表达上调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MN1突变型质粒后,MN1、PBX1和ZBTB24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转染MN1野生型质粒后,MN1和PBX1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ZBTB24表达上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PZ-6438供应商:先证者存在典型MCTT综合征临床表型且携带MN1基因新发突变(3760C>T,Q1254*)。正畸与呼吸科联合治疗有助于MCTT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改善。蛋白结构预测显示新发突变(3760C>T)MN1蛋白由于提前产生终止密码子,导致MN1蛋白产生末端截短突变,MN1基因3760C>T突变可能影响MN1蛋白功能。新发MN1突变(3760C>T)可能会影响PBX1与ZBTB24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