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于两组阴虚火旺型中风后失眠患者,分别给予揿针联合黄连阿胶汤和单用黄连阿胶汤治疗,以观察两组方案的疗效差异,从而观察揿针联合中药对于中风后失眠阴虚火旺型患者的治疗是否具有优势。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中71例符合研究标准的中风后失眠阴虚火旺证患者,均为2021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进行住院治疗,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36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黄连阿胶汤化裁方,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苏州市华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所生产的0.25mm×2mm一次性无菌揿针,刺百会、申脉_((双侧))、照海_((双侧))、三阴交_((双侧))、神门_((双侧))、太溪_((双侧))、心俞_((双侧))、肾俞_((双侧))。两组均治疗满28天,实验开始与结束之日分别采取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与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VX-765采购OL)自测其睡眠情况及生活质量,并以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参考制定疗效评价标准。所有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以P<0.05认定存在差异。结果:1.PSQI评分:两组总分均较入组时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结束后两组对比,联合治疗组在入睡时间、安眠药使用、日间功能及总分较中药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四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联合治疗组全部分数均较前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全部分数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S-medial 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QOL评分:两组SS-QOL总分疗程结束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对比,两组总分实验后与实验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3.不良反应评价: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疗效评价: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中药组总有效率76.6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揿针与中药联合治疗组与中药组均可明显改善中风后阴虚火旺型患者睡眠更多情况与生存质量,且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2.揿针与中药治疗均无明显不良反应;3.在中药基础上加用揿针可明显提升治疗中风后失眠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