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废弃液多糖的分离鉴定及消化吸收情况的研究

扇贝是重要的海产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本文以扇贝废弃液多糖为原料,对扇贝废弃液多糖进行分离纯化以及模拟消化实验,分别得到峰Ⅰ、峰Ⅱ、峰Ⅲ,以及唾液、胃液、肠液消化多糖。从除蛋白方式、基本成Serologic biomarkers分、结构分析、抗氧化活性以及细胞免疫活性五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扇贝废弃液多糖原料,对比了酶解法、三氯乙酸法以及Sevage法除蛋白后多糖纯度及回收率,发现碱性蛋白酶的提纯效果要优于其他种类的酶,且相较于Sevage法来说,TCA法比较适于提纯扇贝废弃液多糖。经过结构解析,发现除蛋白方式对多糖的结构影响较小。(2)将扇贝废弃液多糖进行二次醇沉,得到分离纯化原糖。利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后得到3个不同的组分,峰Ⅰ纯度最高,峰Ⅲ含有大量糖醛酸及蛋白质。分离纯化后,峰Ⅰ的三螺旋结构发生解旋,且多糖热稳定性降低,多糖更容易分解。由分子量和扫描电镜可以看出,分离纯化后峰Ⅰ、峰Ⅱ及峰Ⅲ的结构复杂。在对Raw 264.7细胞活力实验中,峰Ⅰ、原糖、峰Ⅲ对于巨噬细胞均有增殖作用,而峰Ⅱ对细胞活力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行NO含量以及吞噬能力的检测,发现4种多糖均能提高免疫活性且峰Ⅲ的免疫活性最好。(3)扇贝废弃液多糖经过连续的模拟唾液、胃液、肠液消化,消化液中还原糖含量逐渐增加,有少量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及葡萄糖游离,蛋白含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分子量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扇贝废弃液多糖在体外模拟消化体系中分子量变化显著,<10 k Da多糖片段大量存在,多糖样品碎片化严重,结合红外光谱、DSC、刚果红实验结果可知,多糖经过消化后,糖苷键信号减弱,说明模拟消化使多糖的糖苷键断裂,形成很多小分子的片段,多糖的热稳定性降低,且肠液消化多糖的三螺旋结构发生解旋。(4)4种多糖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多糖浓度越高,抗氧化活性越强。在ABTS、DPPH与铁还原力的检测中,Liproxstatin-1半抑制浓度都是肠液消化>唾液消化>原糖>胃液消化,当样品浓度达到4 mg/m L时,经唾液消化的样品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达到89.27%,扇贝废弃液多糖经Laduviglusib细胞培养过体外模拟消化后,亚硝酸根清除能力消失。推测可能由于多糖在消化体系中,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导致消化样品没有亚硝酸根清除能力。在Raw 264.7细胞活力实验中,随着4种多糖浓度的增大,细胞活力均有增强,说明4种多糖对于巨噬细胞均有一定的增殖作用,当多糖浓度达到200μg/m L时,NO含量显著提高且唾液消化多糖NO含量最高,4种多糖对巨噬细胞的中性红吞噬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说明扇贝废弃液多糖经过消化后能够提高免疫活性且唾液消化多糖的免疫活性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