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的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性基因积累

为揭示农用土壤中抗生素抗性更多基因(ARGs)和可移动元件的积累和分布特征,应用普通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4个地区的不同利用方式和种植年限土壤进行磺胺类(sul1、sul2)、大环素内酯类(ermB、mefA)的ARGs和整合子(intl1)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中sul1、sul2和intl1的检出率均为100%,在设施菜田土壤中ermB和mefA的检出率也为100%,而在露地菜田和粮田土壤中ermB的检出率为94%,mefA的检出率分别为92%、90%。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ARGs的绝对丰度在黑龙江地区种植15a的设施土壤中最高,intl1的绝对丰度在内蒙古地区种植15a的设施土壤中最高。各地区种植3、7和15a设施菜田土壤中sul1、sul2、ermB、mefA和intl1的绝对丰度显著高于相同年限下的露地菜田和粮田土壤,设施菜田7a和15a土壤中ARGs和intl1的绝对丰度显著高于3a土壤。除露地菜medicines policy田土壤sul1和sul2外,露地菜田和粮田土壤中的ARGs和intl1与土壤种植年限无显著相关性,而设施菜田土壤中ARGs和intl1的绝对丰度与种植年限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ARGs的丰度与intl1的丰LGK-974体内度呈显著正相关。研究可为农业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也进一步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