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钙化超声显示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微钙化超声显示在乳腺癌诊断价值及与预后关系分析。方法 选取91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经金标准检出微钙化共46例,并在术前给予超声检查,四格表法计算微钙化与无钙化预测值;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模型分析超声诊断乳腺癌微钙化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并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出现肿瘤复发、转移或死亡情况,将91例乳腺癌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38)与预后良好组(n=53),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91例乳腺癌患者经超声检查后,微钙化预测值为86.67%,无钙化预测值为Regorafenib NMR84.78%,与金标准相比,一致性较好(Kappa=0.714,P<0.001);经超声检出的39例AZD9291细胞培养微钙化乳腺癌患者中,肿块伴微钙化共29例、片状低回声伴微钙化2例、导管扩张伴微arsenic remediation钙化4例、单纯微钙化共4例;ROC曲线分析显示,超声诊断乳腺癌微钙化的AUC为0.857(P<0.05)、敏感度为0.848、特异度为0.867;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在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微钙化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转移、TNMⅢ~Ⅳ期、微钙化为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超声在乳腺癌中具有较为理想诊断效果,能通过检出微钙化灶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意见,且微钙化灶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