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慢性牙周炎与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析妊娠期合并慢性牙周炎与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诊的105例妊娠collective biography期合并慢性牙周炎的患者资料,同时随时选取同期70例牙周健康的妊娠女性资料。制定问卷调查表,分析可能影响口腔Hp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一对一访问研究方式,研究内容包括患者Hp感染情况、牙周指标、妊娠结局、生活习惯等。对患者舌侧及颊侧近中远6个位点进行检测患者牙周指数,主要包括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牙以及探诊出血指数水平。采用Hp尿素酶快速检测试剂盒(干化学法)进行口腔Hp检测;采用~(14)C-UBT检测法进行胃部Hp检测。采集阳性患者的齿间牙垢及胃黏膜组织,将其接种于Hp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后,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扩增,检测携带的毒力基因。结果 105例妊娠期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口腔Hp阳性率40.95%,胃部Hp阳性率20.95%。70例牙周健康的妊娠者中,口腔Hp阳性率17.14%,胃部Hp阳性率8.57%。妊娠期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和胃部Hp阳性率均高于健康组妊娠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妊娠期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及牙周健康妊娠者的牙周指标,慢性牙周炎妊娠女性的探诊深度(PD)水平高于口腔健康组妊娠者,临床selleck附着丧失(CAL)水平及探诊出血(BOP)指数低于口腔健康组妊娠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慢性牙周炎妊娠女性分娩孕周平均为(36.94±1.16)周,牙周健康妊娠者分娩孕周平均为S63845采购(38.92±3.08)周。慢性牙周炎妊娠女性中,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5.71%,牙周健康妊娠者中,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86%,两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05例妊娠期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生活习惯调查显示,刷牙时长、牙垢情况、进行过专业洗牙、聚餐使用公筷、伴有胃部疾病、经常消化不良,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做过牙齿治疗、便后洗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伴有胃部疾病、经常消化不良是影响口腔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进行过专业洗牙是预防口腔Hp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105例妊娠期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共检测到65株Hp,其中vacA、oipA、luxS基因携带率为100%,cagA基因携带率为98.46%,vacAm2基因携带率为64.62%,vacAm1基因携带率为27.69%。结论 妊娠期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Hp感染率高于牙周健康妊娠者,容易引发不良妊娠结局。引起口腔Hp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伴有胃部疾病、经常消化不良,进行专业洗牙可有效预防口腔Hp感染。本次研究中的Hp携带的毒力基因型主要为vacA、oipA、lu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