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Preoperative medical optimization、8周和12周后GITT、NBD及WHOQOL-BREF评分的变化,评估夹脊穴埋线联合艾灸对于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方法研究对象为安徽省针灸医院康复科住院部及康复中心就诊的SCI后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共筛选符合Puromycin分子式条件的病患4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联合艾灸,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夹脊穴埋线。两组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天,艾灸和康复训练每天各30分钟/次,夹脊穴埋线的频率为2周/次,每疗程为4周,共治疗12周。采用GITT、NBD、WHOQOL-BREF评估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和12周后进行评估。结果(1)胃肠通过时间结果分析经过12周的治疗后,用统计学分别处理患者4、8、12周后的GITT变化,第4周时,两组疗效均比治疗前好(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疗效有改善(P<0.05);第8、12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更加明显(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确认细节2)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评分变化分析经过12周的治疗后,用统计学分别处理患者4、8、12周后的NBD评分变化,第4周时,两组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第8、12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显著提高(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变化分析经过12周的治疗后,用统计学分别处理患者4、8、12周后的评分变化,第4周,两组评分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组间差异明显(P<0.05);第8、12周,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明显的提升(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1)两组在治疗SCI后肠道功能障碍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组方法能明显提高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证明其在改善患者的排便障碍,提高患者的胃肠功能以及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夹脊穴埋线联合艾灸,具有维持长时间疗效、效果好、治疗成本低、可接受度高,易于推广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