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酸化剂对仔猪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的调节作用

在养猪业中,仔猪的饲喂阶段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仔猪生长过程中常伴随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如腹泻发生率高、采食量减少、免疫力低和生长性能下降。抗生素在养猪业中被广泛使用,因为抗生素能有效地控制疾病和促进生长。然而,大量使用抗生素和耐药细菌的产生均与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有关。继欧盟之后,中国于2020年禁止在动物饲料产品中使用抗生素类添加剂。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抗生素替代品来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Medical Help一些研究人员提出,有机酸可以通过降低消化液p H值和维持微生物区系平衡来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减少腹泻,在生产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单一酸化剂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产品不同效果各有所长,但也存在功能单一、添加计量大、适口性差、对动物胃肠道刺激性强等缺点,因此人们尝试探索使用复合型酸化剂,复合型酸化剂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功能需求,进行不同的产品组合,不仅能够改善单一酸化剂存在的问题,而且能使各成分相互间起到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极大提高产品的作用功能。本研究旨在评价复合型酸化剂对仔猪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的影响。试验选用42日龄“杜×长×大”三向杂交仔猪18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抗生素)、苯甲酸组(单一酸化剂)、复合酸组(复合酸化剂),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期为28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12头体重相近的仔猪进行取样,测定并分析复合型酸化剂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的变化,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复合型酸化剂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酸显著提高了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复合型酸化剂显著降低了仔猪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的腹泻率(P<0.05)。2.复合型酸化剂对仔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苯甲酸和复合型酸化剂极其显著提升仔猪血清Ig A水平(P<0.01),苯甲酸和复合酸显著降低仔猪血清IL-1β水平(P<0.05),复合酸显著降低仔猪血清TNF-α水平(P<0.05)。此外,苯甲酸和复合酸极其显著提升仔猪血清β-防御素水平(P<0.01)。3.复合型酸化剂对仔猪肠道代谢物和粪便p H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酸组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粪便p H上,复合酸组较于苯甲酸组和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70%和1.24%,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4.复合型酸化剂对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酸组Alpha多样性(Chao1 index、Observed_species index)极其显著和显著高于对照组(diABZI STING agonistP<0.01,P<0.05);Beta多样性结果表明复合型酸化剂能更有效的改善仔猪肠道微生物群。添加复合型酸化剂可提高仔猪肠selleckchem中有益菌属数量,复合酸组巨球型菌属(Megasphaer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苯甲酸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罗氏菌属(Roseburi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复合酸组Roseburia与丁酸呈正相关(P<0.05);Prevotella和Roseburia与粪便p H呈正相关(P<0.05)。苯甲酸组Lactobacillus与Ig A呈负相关(P<0.05);Oscillospira与Ig M呈正相关(P<0.05)。抗生素对照组中Roseburia与TNF-α呈正相关,CF231与TNF-α呈负相关(P<0.05);Lactobacillus与β-DF呈正相关(P<0.05);Oscillospira和CF231与乙酸呈负相关(P<0.05);CF231与丙酸呈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研究发现复合型酸化剂能够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以及降低腹泻率,是通过调节仔猪肠道微生物群,提高仔猪肠道中有益菌属数量,提升仔猪肠道中乙酸、丁酸及总短链脂肪酸含量,增强仔猪免疫功能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而推测酸化剂是通过调节仔猪肠道内环境状态,实现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的。且在此试验过程中发现复合型酸化剂的作用效果优于单一酸化剂的作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