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益肾降糖饮治疗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G3A2-3期(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的影响,分析FXR与DKD患者的肾功能、HbA1C、hs-CRP等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益肾降糖饮治疗DKD G3A2-3期(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可能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DKD提供一定的思路。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糖尿病肾脏病G3A2-3期(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益肾降糖饮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24hUTP)、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FXR的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同时在体检中心选取1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与DKD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对照组、试验组及健康组三组的性别、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健康组FXR与DKD组治疗前FXR比较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试验组两组的病程、平均动脉压、体重指数、治疗前相关理化指标及FX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SCr、eGFR较治疗前均未见明显进展(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SCr、eGFR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HbA1C、TC、TG、LDL-C、24hUTP、UACR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的SCr、eGFR、hs-CRP、HbA1C、24hUTP、UACR改善程度更为明显(Transbronchial forceps biopsy (TBFB)P<0.05),在改善TC、TG、LDL-selleck激酶抑制剂C程度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XR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升高FXR水平的幅度上更加显著(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selleck抑制剂试验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5.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62.07%,试验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6.21%,试验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8.62%,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76%,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FXR与SCr、HbA1C、TC、TG、LDL-C、hs-CRP、24hUTP、UACR呈负相关(P<0.05),与eGFR呈正相关(P<0.05)。7.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监测相关安全性指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1.益肾降糖饮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脏病G3A2-3期有较好疗效,相对于常规西药治疗,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有更好的疗效。2.益肾降糖饮在改善肾功能、抑制微炎症状态、调节糖代谢和降低尿蛋白排泄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3.益肾降糖饮的治疗作用可能与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升高FXR表达水平有关。4.本次研究过程中未发现益肾降糖饮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有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