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均衡混杂因素,分析风湿性心Short-term bioassays脏病(RHD)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安阳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389例RH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周内是否并发下肢DVT其分为并发组(n=35)和未并发组(n=354)。以1:2比例运用PMS将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RHD病程、病变类型、瓣膜材料、置换位置、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基础病史等基线资料进行匹配。比较两组匹配前后的基线资料,匹配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RHD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匹配前,两组性别、年龄、BMI、RHD病程、瓣膜材料、糖尿病史、高血脂史、心房颤动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饮酒史、病变类型、置换位置、NYHA分级、高血压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SM处理后,并发组得到32例RHD患者,未并发组得到64例RHD患者,两组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RHD病程、病变类型、瓣膜材料、置换位置、NYHA分级、基础病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并发组术前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D-D)水平、凝血四项异常占比、三酰甘油(TG)水平、手术时长、术后当天国际标准化比值、华法林剂量、术后卧床天数均高于未并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血浆D-D水平、凝血四项异常、高血小板计数、高TG水平、长手术时长、高华法林剂量、术后长卧床天数均为RHD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血浆D-D>395.25 ng/ml、血小板计数>312.22×10~9/L、TG>1.94 mmol/L时RHD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下肢DVT的曲线下面积GSK1120212生产商分别为0.799、0.777、0.813。结论经PSM均衡基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emricasan-idn-6556-pf-03491390.html线资料后,术前血浆D-D水平、凝血四项异常、血小板计数、TG、手术时长、华法林剂量、术后卧床天数均为RHD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下肢DVT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