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叶天士与吴鞠通湿热病证辨治特色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叶天士和吴鞠通医治湿热病证医案中的药物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探究叶天士与吴鞠通在湿热病证辨治中的用药规律与特点,进而分析叶天士与吴鞠通湿热病证辨治特色,以期为临床湿热病证的防治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本研究收集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种福堂公选医案》《叶氏医案存真》《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眉寿堂方案选存》《未刻本叶天士医案》和吴鞠通Dorsomorphin IC50《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中医治湿热类病证的方剂,并建立相应方剂数据库。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深入挖掘叶天士和吴鞠通在医治外感湿热、内伤湿热、外感兼内伤湿热类病证所用方剂、药物的使用规律,并将挖掘结果以一维频次表和网络展示图呈现,从不同角度展示叶天士与吴鞠通在湿热类病证治疗中的临床经验potential bioaccessibility和方药运用规律,并结合文献研究,分析两位医家辨治湿热病证特色。结果:叶天士与吴鞠通在治疗湿热病证时,采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但单味药的运用与常用药物组合各有特色。治疗外感湿热病时,叶天士以杏仁为核心药物,较多使用利水渗湿之滑石、茯苓、通草、猪苓,苦寒泻热之黄芩、辛寒清热之石膏、辛凉透热之连翘,理气化湿之厚朴、陈皮、半夏、郁金;药物组合多使用滑石-杏仁、厚朴-杏仁、半夏-杏仁、白豆蔻-杏仁、薏苡仁-杏仁,出现三仁汤始廓。吴鞠通以薏苡仁为核心药物,较多使用利水渗湿之滑石、通草、茯苓皮、茯苓,芳香化湿之杏仁、白豆蔻、藿香,辛凉透热之金银花、连翘、竹叶,苦寒泻热之黄芩、黄连,理气之陈皮、半夏、厚朴、枳实、生姜,补中之甘草;药物组合多使用金银花-连翘、薏苡仁-Laduviglusib分子量杏仁、白豆蔻-薏苡仁、金银花-杏仁、滑石-杏仁、连翘-杏仁。治疗内伤湿热病证时,叶天士以黄连、茯苓为核心药物,较多使用淡渗之泽泻、猪苓、通草、滑石、薏苡仁,苦寒泻热燥湿之黄连、黄柏、黄芩、栀子,辛凉之金银花,理气之半夏、厚朴、枳实,补益之白术、人参;吴鞠通以茯苓皮、泽泻为核心药物,喜用淡渗滑石、薏苡仁、通草、猪苓、茯苓,辛宣之杏仁,苦寒之黄芩、黄连、黄柏、辛寒之石膏,化浊之蚕沙,助阳化气之桂枝,药物组合茯苓皮-滑石、茯苓皮-薏苡仁、茯苓皮-泽泻、滑石-泽泻、猪苓-泽泻、茯苓皮-滑石-泽泻,属四苓散之制。治疗外感兼内伤湿热病证时,叶天士以厚朴为核心药物,喜用淡渗之茯苓、滑石、通草、茯苓皮,化湿之杏仁、白豆蔻、木瓜,苦寒之黄连、黄芩,辛凉透热之连翘、竹叶,理气之陈皮、厚朴、生姜,补中之人参、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