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花地黄汤治疗肝肾阴虚兼瘀浊内阻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肝肾阴虚兼瘀浊内阻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双花地黄汤治疗前后的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评价本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未来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病例来源为石家庄市中医院门诊及病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双花地黄汤,水煎服,日2次,早晚分服。治疗周期为12周,记录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清胱抑素C(Cys 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将数据进行记录及整理,应用SPSS2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双花地黄汤治疗肝肾阴虚兼瘀浊内阻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76例,其中对照组与治疗组各脱落3例,最终完成本实验研究者共70例。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比较结果如下:1一般基线资料: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尿蛋白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ACR水平组内对比与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糖代谢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h PG及Hb A1c水平较前显著降低,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肾功能情况:eGFR:经治疗,对照组患者的e GFR水平可得到有效改善(P<0.05),但应用双花地黄汤联合西药的治疗组效果更为显著(P<0.01)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C: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的Cys C水平组内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脂情况:TG: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的TG水平均明显降低,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C:两组的治immune thrombocytopenia疗方案均可显著降低患者的TC水平,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经治疗,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LDL-C水平均得到显著下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疗效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对比:从中医证候疗效的角度上看,两组疗效有效率即71.43%与94.29%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临床疗效方面来看,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51.43%与94.29%,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7安全性方面:治疗前后两组的安全性指标均Entinostat未见明显异常,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好。结论:双花地黄汤联合西药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纠正糖代谢紊乱,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蛋白尿水平,优化肾功能,对于改善脂质异常、稳固血脂水平方面也具备显著效果,在改善中医证候及临床疗效方面也具有显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应通过临床推广与应用来进一步验证本www.selleck.cn/products/z-vad-fmk方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