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代表性地区新太古代变质基底的岩石类型、空间分布和形成时代作简要介绍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主要为2.55~2.5 Ga期间)岩浆岩的锆石年龄分布模式、地球化学和Nd-Hf-O同位素组成特征。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变质基底的主要特征如下:1)新太古代晚期岩石在华北克拉通广泛分布,但许多地区都存在新太古代早期—中太古代晚期地质记录。2)岩浆锆石年龄主要变化于2.55~2.5 Ga,年龄峰值为~2.52 Ga。3)与新太古代早期以前(>2.6 Ga)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相比,新太古代晚期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比例明显增大。富钾花岗岩、闪长—辉长岩(包括闪长岩、辉长岩及两者之间过渡岩石)、赞岐岩(Sanukite,主体为富镁闪长岩)分布范围和规模也明显增大。大规模富钾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华北克拉通东部,构成新太古代晚期双岩浆岩带的富钾花岗岩带。4)在新太古代晚期变质基底分布区,几乎都有变质表壳岩存在。它们以较小规模存在于TTG和富钾花岗岩中。岩石类型包括变玄武质岩石、变质安山质—英安质火山岩和变质碎屑沉积岩。一些地区存在变质超基性岩。5)总体上,新太古代晚期地质事件存在如下演化规律:表壳岩形成,TTG侵入,变质变形和富钾花岗岩形成。2.6~2.MLN4924供应商55 Ga为华北克拉通岩浆构造的“寂静期”。6)新太古代晚期TTG岩石的Sr/Y-Y和La/Yb-Y比值存在很大变化,中—高压TTG岩石大量形成表明新太古代晚期陆壳规模、厚度发生了明显增大。至少部分富钾花岗岩在形成过程中有沉积物购买Alpelisib参与。7)不同类型TTG岩石具有类似的全岩Nd同位素和岩浆锆石Hf同位素组成,Nd-Hf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主要分布在3.0~2.5 Ga之间,与新太古代早期—中太古代晚期岩石年龄相近或稍偏年轻。富钾花岗岩Nd-Hf同位素组成特征受物源区早期形成演化历史制约。岩浆锆石O同位素组成与全球太古宙岩浆锆石类似,但显示更大的变化范围。结合其他研究,上述证据表明:1)新太古Infection types代早期—中太古代晚期是华北克拉通陆壳增生最重要时期,这与全球其他许多克拉通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华北克拉通遭受了新太古代晚期构造岩浆热事件强烈改造。2)在华北克拉通,类似于现代板块运动的构造体制在新太古代晚期开始启动。3)规模最大的BIF(条带状铁建造)分布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古老陆块西缘的双岩浆岩带,鞍本和冀东之间、冀东和鲁西之间是BIF找矿重要靶区。4)华北克拉通在新太古代晚期完成初始克拉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