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外泌体重编程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的靶向识别作用

外泌体是几乎所有细胞都会分泌、直径约为30~150 nm,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寻找更多构的盘状囊泡,广泛分布于各种体液中,作为细胞间物质运输和信息通讯的重要媒介,直接影响了细胞的各种生理状态,并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作为一种非侵入、具有细胞特异性的治疗性纳米载体,外泌体能有效地将货物输送到靶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增强治疗效果。本论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外源性外泌体分离后修饰技术对天然外泌体进行定制化改造,制备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外泌体,并应用于重编程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靶向识别,增强免疫细胞识别肿瘤细胞的能力。针对免疫原性低和癌细胞脱靶等问题,通过内源性改造获得膜表面表达水泡性口炎病毒糖蛋白(VSVG)的融合外泌体,利用膜表面修饰技术得到重编程修饰肿瘤细胞的功能化外泌体,并对其生物功能进行验证,探究了其增强免疫识别方面的应用潜力。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融合外泌体的构建及膜融合效应。外泌体自身生物特性受其亲本细胞的影响,并对其靶细胞具有特定的特征和作用。在本项工作中,通过基因工程修饰技术对亲本细胞进行改造,使其表达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病毒性融合蛋白,并分泌获得膜表面负载VSVG的融合性外泌体(VSVG-Exos)。以小鼠乳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了 VSVG-Exos与小鼠乳腺癌细胞的膜融合效应,证明VSVG蛋白能在酸性条件下调控VSVG-Exos与小鼠乳腺癌细胞的相互作用,促进VSVG-Exos与肿瘤细胞膜融合。2.功能化外泌体重编程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靶Medical diagnoses向识别。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癌症免疫治疗成功的关键,增强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对有效清除肿瘤细胞,Liraglutide作用抑制癌症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项工作以小鼠乳腺癌细胞和小鼠树突状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细胞瞬时转染手段和膜表面修饰技术对天然外泌体进行定制改造,获得膜表面展示VSVG和DC-SIGN核酸适配体的功能化外泌体。外泌体膜表面表达的VSVG蛋白能在酸性条件下促使功能化外泌体与肿瘤细胞膜融合,并将膜表面信息转移至肿瘤细胞表面。与此同时,在DC-SIGN核酸适配体的作用力下,促进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相互识别,从而实现增强细胞间精准识别和特异性靶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