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PCI术后LDL-C达标后再发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及证候要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mmol/L的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血管事件患者除LDL-C以外的剩余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中医防治PCI术后再发心血管事件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中心、心康中心及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和疗区患者中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病例247例,统计其一般资料、理化检查结果、入院时症舌脉等内容。规范数据后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冠心病PCI术后LDL-C达标后再发心血管事件证素、证型的分布规律,分析其与各项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本病最常见的证候要素为血瘀>气虚>痰浊>气滞;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痰浊内阻证。2.年龄在各证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心肾阳虚证与气虚血瘀证、痰浊内阻证、气滞血瘀证、寒凝心脉证4组以及气滞血瘀证与气阴两虚证在年龄段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3.痰浊内阻证与非痰浊内阻证在吸烟史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气虚血瘀证与非气虚血瘀证、痰浊内阻证与非痰浊内阻证在饮酒史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4.UA在各证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痰浊内阻证与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阳虚证3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气阴两虚证与非气阴两虚证、痰浊内阻证与非痰浊内阻证在UA异常的分Medium Frequency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5.TG在各证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痰浊内阻证与气阴两虚证、心肾阳虚证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6.Hcy在各证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气虚血瘀证与气阴两虚证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痰浊内阻证与气阴两虚证、心肾阳虚证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痰浊BLZ945供应商内阻证与非痰浊内阻证在Hcy异常的分布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7.性别、高血压、糖尿病、PCI术后时间、TC、HDL-C、hs-CRP在各证型间均无显著CL 318952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血管事件最常见的中医证素为血瘀、气虚、痰浊、气滞,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痰浊内阻证。各证型与年龄、UA、TG、Hcy水平具有显著差异,与吸烟、饮酒、UA异常、Hcy异常分布有明显差异,可将其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