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探讨光照疗法对养老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昼夜节律、抑郁情绪、和血糖水平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对入住养老院且伴有睡眠障碍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光照疗法或对照干预。首先,基线为1周(7天),收集睡眠、糖基化血清蛋白、抑郁情绪等基线数据。干预期间,试验组佩戴角膜水平1500Lux的光疗眼镜(富含蓝光的白光),对照组佩戴光疗眼镜模型(无光源,外型与试验组相同)。每日早上9:00-10:00进行干预,时间1小时。将在基线、干预4周、随访4周结束时重复评估糖化血清蛋白、睡眠、抑郁情绪等数据。基线(T0)、干预第4周(T1)、随访第4周(T2)。整个研究过程中,两组药物治疗方案遵医嘱进行并记录。研究结果:1.主观睡眠质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4周及随Naporafenib访4周后试验组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4周及随访4周后的PSQI总分较基线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手环测量的客观睡眠参数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随访4周后睡眠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睡眠参数在干预4周及随访4周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夜间总睡眠时间较对照组有延长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73)。2.昼夜节律时间类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MEQ评分在干预4周后及随访4周后具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在干预4周及随访4周的MEQ评分于基线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访4周后昼夜节律时间类型由基线时期的“中间清醒型”(66.47±0.76分)转变为“中间型”(57.97±0.80分)。3.抑郁状态评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访4周后,试验组GDS-15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4周及随访4周后的GDS-15评分较基线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糖控制水平结果GSI-IX价格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4周及随访4周结束后,试验组糖化血清蛋白值进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4周及随访4周后的糖化血清蛋白值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本研究光照疗法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且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持续作用。同时,光照疗法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客观睡眠具有积极作用。2.研究结果表明光照疗法可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的昼夜节律,提高睡眠质量。可以将觉醒时间较早,觉醒之后再次入睡困难的患者的昼夜节律时间类型从“中间清醒型”转变为“中间型”。3.光照疗法biological calibrations可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且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持续作用,但对血糖改善效果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