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研究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资料,探讨不同年龄组ICH患者使用亚低温联合纳美芬治疗的效果,从而为不同年龄患者更加个体化、精细化的诊疗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收集并筛选出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外科重症病房住院治疗的2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按世卫组织对年Cobimetinib核磁龄划分标准分为3组(18-44岁青年组、45-59岁中年组、60-70岁老Oral antibiotics年组),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样本,从不同方面(颅内压力、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LA含量、CSF葡萄糖含量、GCS、CT中线位移恢复)对患者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颅内压:各组组内颅内压逐渐降低(p<0.05);治疗第1天,青年组与老年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中年组患者颅内压均低于青年组、老年组(p<0.05)。治疗第4天、第7天,青年组、中年组患者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均低于老年组颅内压,差异显著(p<0.05)。(2)CSF葡萄糖:各组组内CSF葡萄糖含量逐渐降低(p<0.05);治疗第1天、4天,青年组、中年组比较无差异(p>0.05),且均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青年组、中年组的CSF葡萄糖比较无差异(p>0.05),但CSF葡萄糖含量均逐渐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SFLA:各组组内LA含量逐渐降低(p<0.05);治疗第1天,青年组、中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存在差异,且含量低于老年组(p<0.05);中年组、老年组比较无差别(p>0.05)。治疗第4天、7天,青年组、中年组的CSFLA比较无差异(p>0.05),且均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GCS评分:各组组内GCS评分逐渐提高(p<0.05);治疗第1天,青年组评分高于老年组(p<0.05),而中年组分别与青年组、老年组患者尚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4天、第7天,青年组、中年组患者评分均逐渐高于老年组,差异显著(p<0.05),而青年组、中年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5)中线恢复率:在治疗后第1~4天的比较中,青年组、中年组比较无差异(p>0.05),而两组恢复率均高于老年组,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后4~7天的恢复率比较中,青年组、老年组的恢复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年组恢复率高于青年组、老年组(p<0.05)。结论:(1)亚低温联合纳美芬治疗对青年组、中年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较老年组更佳。(2)青年组、中年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亚低温联SCH727965说明书合纳美芬治疗的疗效差异不大。(3)本研究认为亚低温联合纳美芬对不同年龄阶段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