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内乳区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ipCR)的预测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70例伴内乳区淋巴结转移的原发乳腺癌并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病理分为ipCR组和non-ipCR组。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同侧ipCR的预测因素,χ~2检验、Fisher及Logistic回归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31例获得ipCR(44.3%)。单因素分析显示,腋窝pCR、激素受体表达PR-171溶解度水平、HER2状态与ipCR有关(P<0.05)Viral respiratory infection。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腋窝pCR、HER2状态是ipCR的独立预测因子。ipCR组平均DFS达96.0个月(95%CI:49.5~84.7),明显优于non-ipCR组为67.1个月(95%CI:81.7~110.3,P<0.05)。ip CR组复发转移风险较non-ip CR组降低87%(HR=0.13, 95%CI:0.04~0.44, P<0.01)。ip CR、Ki67表达水平、乳房p CR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是否获得ip CR与临床病理因素存在相关性。ip PLX-4720CR可用于预测内乳区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